作者:市非遺中心
發布時間:2023-03-10
閱讀次數:12743 次
為推進非遺整體性保護進程,促進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省文化和旅游廳實地考察組第二組于3月6日至10日來宜,對我市前期申報的2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進行驗收,報送的“非遺+旅游”“非遺+互聯網”9個優秀案例實地考察。
考察組馬不停蹄,先后赴伍家崗、點軍、夷陵、西陵、秭歸、長陽、興山等地,實地考察14個點位、舉辦座談會2場。
夷陵區、秭歸縣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驗收評審會現場
考察組專家劉玉堂教授(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楚文化研究院院長)說:夷陵區、秭歸縣2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工作成效明顯;三峽非遺 in巷、三峽人家、清江畫廊、昭君村、車溪民俗旅游區、
車溪香包館傳承人講解香料配制方法
駐足車溪老街的非遺美食工坊
張良菊副處長(左一)與三峽非遺in巷彩陶坊傳承人趙昌衛親切交談
參觀秭歸非遺小巷峽江草編工坊
鄧村三峽茶旅小鎮等6個“非遺+旅游”案例特色鮮明;長盛川青磚茶制作技藝互聯網傳播、長陽民俗館非遺電商平臺、秭歸酒曲產品線上銷售等3個“非遺+互聯網”案例凸顯非遺產業能量。
考察秭歸非遺數據庫建房
秭歸屈氏酒曲制作技藝傳承人介紹產業化發展成效
參觀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館
省廳非遺處副處長張良菊也對宜昌相關做法予以肯定。
此次實地考察,是對我市2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前期創建成效的檢驗和下一步工作推進的指導,同時也提振了我市推動非遺與旅游融合、“非遺+互聯網”跨界聯動的信心與決心。
調研清江畫廊景區非遺與旅游融合案例
參觀清江畫廊古城西蘭卡普制作工坊
考察長陽巴國匯智創業園“非遺+農產品電商”案例
鄧村鄉茶旅小鎮現場走訪
夷陵樓夷陵版畫傳習所傳承人韓玉紅(右一)介紹項目傳承情況
鄧村豆腐乳電商平臺負責人(右一)介紹產品營銷方式及效果
三峽人家皮影戲館傳承人現場演示提皮影子